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数据2024
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数据2024

一、中国咖啡产业现状数据
2023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3133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7.14%。相较于2016年人均年咖啡消费9杯的情况,2023年中国人均年饮用数已上升至16.74杯。但仍与世界主要咖啡消费国存在差距(2016年芬兰人均年饮用咖啡杯数达1080杯、挪威891杯、冰岛810杯)。
2023年上海咖啡门店数总计9553家,较2022年增加1023家,门店总数继续领跑全国。此外,主要咖啡城市门店数据显示,广州、北京、深圳、成都分列2-5位。
截至2024年3月,国内连锁咖啡门店共计52308家。其中,全国77%的门店被排名前十的连锁咖啡品牌所占据。瑞幸以35%的门店数量(18360家)比例占据第一,老牌连锁咖啡品牌星巴克门店数(7102家)占比14%,库迪咖啡(6505家)紧随其后,占比12%。
按照平均客单价情况对门店数量排名前十的咖啡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其中星巴克是唯一一家完整落入第一象限(高门店数、高客单价)的品牌,主打“高端+高覆盖”咖啡路线。瑞幸在第一和第四象限(高门店数、低客单价)的交界处,主打全民咖啡路线。
更多品牌落在第二象限(低门店数、高客单价)或第二和第三象限(低门店数、低客单价)的交汇处。其中,M Stand客单价最高,门店数较少,是连锁精品咖啡的代表。多数品牌客单价适中且门店数较少,如Manner、挪瓦咖啡。作为咖啡连锁品牌的后起之秀,这些是中端咖啡的典型品牌。而库迪、幸运咖落在第四象限,客单价低且门店数多,走低价亲民路线,主攻下沉市场。
不同咖啡品牌的门店选址同样各有千秋。总体而言,办公区是各大咖啡品牌的主战场,作为“工作伴侣”,“打工人友好”的咖啡一般都在此类区域重点布局;同时,在购物区、住宅区等人流量高、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咖啡门店也是“常客”。此外,星巴克对交通枢纽区格外关注,门店选址比例显著高于一般水平;而库迪和瑞幸则对学校区“情有独钟”,将学生群体视为品牌的重要消费客群。
2023年,瑞幸咖啡领跑全国各线城市,其新一线(5240家)、二线城市门店数量(3844家)赶超一线城市(3411家);同时,该品牌也已 覆盖99%的三四线城市和70%的五线城市。外资品牌星巴克、北美传奇仍然秉持一线、新一线城市为主的布局策略,而一众本土品牌如库迪、幸运咖、沪咖等,则以与瑞幸相近抑或更低的单价,主攻下沉市场。
“幸运咖”是2023年国产咖啡品牌市场扩展最为瞩目的品牌。截至2024年3月,郑州“蜜雪冰城”旗下品牌“幸运咖”全国门店数高达2690家,相比于2023年1月,增加1586家,其中半数以上分布在三线至五线城市。
2023年中国咖啡相关企业数量已达384,859家,相较2022年新增 60,236家,同比增长15.65%。在众多咖啡企业中,仅有7258家为外资企业,占比1.89%。而本土咖啡企业则以98.11%的比重占据国内咖啡市场。
从外资咖啡企业的地区分布情况看,2023年上海市以2056家外资咖啡企业数量领跑全国,尽显“咖啡国际之城”的风采。江苏省、浙江省则分别以1247家、1222家位列其后,江浙沪在咖啡外资吸引方面区位优势显著。
我国咖啡行业投融资规模呈波动变化,2023年热度有所下降。2018年我国咖啡投融资数量最多,达25起;2021年我国咖啡投融资金额最高,为68.81亿元。2023年我国咖啡行业共发生17起主要投融资事件,金额为17.69亿元。
尽管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整体投融资降温,但部分中国咖啡品牌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2023年有9个咖啡品牌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过亿,其中,小咖完成4.48亿的B轮融资,M Stand和隅田川披露信息显示融资数亿元;星茵咖啡接连完成两轮融资,总融资金额为2700万美元。
从咖啡的投资轮次分析,目前咖啡行业的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C轮后的融资寥寥无几。2016-2018年咖啡行业融资事件较多是因为咖啡行业处于“风口”,新兴咖啡企业展开早期融资;2018-2021年咖啡行业融资金额快速提升则是由于后续年份行业内投融资主要集中在A、B、B+轮等,融资规模较大;2021年后咖啡行业融资规模有所下降。
从咖啡行业的企业投融资区域来看,目前上海的融资数量最多,2021-2023年累计达到27起;北京、山东各发生5起咖啡行业融资事件;江苏、云南、浙江均发生4起。
2023年3月底,瑞幸咖啡率先在新加坡两店齐开。截止2023年12月,瑞幸咖啡在新加坡门店数扩张到30家,海外市场增长势头强劲。与此同时,库迪咖啡也加快了海外扩张步伐。2023年8月8日,库迪咖啡在韩国首尔开设其海外首店,随后在8月15日进入印尼市场,8月26日进一步拓展到日本,9月16日在北美开设首店,12月又成功进入越南市场。
二、中国咖啡外卖消费市场数据
2020-2023年,全国咖啡外卖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其中订单复合增长率66%,订单金额复合增长率57%。2023年里,全国通过外卖渠道共消费9.3亿杯咖啡,金额超200 亿元;其中仅上海一地的金额便超34亿元、售出1.6亿杯,平均每人每年外卖消费咖啡约6.5杯。同时,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五大主要咖啡消费城市的外卖市场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20- 2023年订单金额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30%以上,发展最为快速的深圳达到了50%以上。
按城市来看,上海咖啡外卖消费金额在全国总体中占比超过20%;按地区来看,江浙沪咖啡外卖消费金额在全国总值中占比超过50%。
虽然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仍然是五大主要咖啡消费城市,2022至2023年咖啡外卖订单金额排名并未发生变动,但除深圳外,这些城市在全国的外卖市场占比均有小幅度的萎缩,而其他城市的咖啡外卖市场占比额度有2%左右的上升。二线城市咖啡外卖消费金额同比增速也显著高于一线、新一线城市,体现出下沉市场的潜力。
从2020年到2023年,咖啡外卖市场的客单价显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从 63.8元降至53.5元。
头部品牌外卖店铺数增长更快,瑞幸咖啡店铺数量(13914家)遥遥领先,其次是星巴克(6300家),库迪咖啡以6101家的店铺数量紧随星巴克之后。
2023较2022新增店铺数:
- 瑞幸:6774
- 库迪:6068
- 沪咖:1816
- 幸运咖:1112
- 星巴克:903
- MANNER:508
- 本来不该有咖啡:351
- TIM HORTON DONUTS:276
- M STAND:224
- 摩打咖啡:136
咖啡外卖消费时段:
- 2020年:早餐24.3%、午餐41.0%、下午茶22.8%、晚餐8.3%、夜宵3.7%
- 2021年:早餐27.1%、午餐40.2%、下午茶21.7%、晚餐7.9%、夜宵3.1%
- 2022年:早餐26.9%、午餐41.6%、下午茶21.1%、晚餐7.4%、夜宵3.0%
- 2023年:早餐28.9%、午餐40.2%、下午茶19.7%、晚餐7.4%、夜宵3.7%
咖啡外卖消费市场趋向年轻化,女性仍为主流。18-24岁和25-30岁的年轻消费者比例增长,反之, 31岁及以上的年龄组在市场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在性别方面,整体而言,女性对咖啡消费的热情显著高于男性。
咖啡外卖消费者性别比例:
- 2020年:女性69.3%、男性30.7%
- 2021年:女性61.4%、男性38.6%
- 2022年:女性62.1%、男性37.9%
- 2023年:女性69.7%、男性30.3%
咖啡外卖口味偏好指数TOP10:
- 生椰拿铁:37.4
- 厚乳拿铁:6.8
- 生酪拿铁:6.0
- 橙C美式:5.2
- 酱香拿铁:4.0
- 茉莉花香拿铁:3.9
- 丝绒拿铁:3.8
- 碧螺知春拿铁:2.4
- 燕麦拿铁:1.0
- 香草拿铁:1.0
三、中国咖啡到店消费市场分析
相较于2022年,2023年中国提供到店团购服务的咖啡门店数量实现了30%的增长。进入2024年,这一增长势头并未放缓,截至2024年3月,营业中的咖啡门店数量比2023年12月底又增长了4%。
2023年不同类型城市中国到店团购的咖啡门店数量占比:
- 一线城市:24%
- 新一线城市:18%
- 二线城市:16%
- 三线城市:11%
- 下沉城市:30%
近三年来,全国范围内咖啡团购订单量呈现持续攀升态势,2022年咖啡团购订单量相比2021年增长了55%,而在2023年这一数字更是翻了两番以上,涨幅高达 248%。
不同城市等级咖啡团购订单占比及增长率:
- 一线城市:咖啡团购订单量占比22%、2023年订单增长率252%
- 新一线城市:咖啡团购订单量占比31%、2023年订单增长率244%
- 二线城市:咖啡团购订单量占比17%、2023年订单增长率248%
- 三线城市:咖啡团购订单量占比12%、2023年订单增长率241%
- 下沉城市:咖啡团购订单量占比18%、2023年订单增长率257%
2022年的咖啡团购总交易额相较2021年增长了33%,到了2023年,这一数值更是达到了161%。
不同城市等级咖啡团购总交易额(GTV)占比:
- 一线城市:25%
- 新一线城市:32%
- 二线城市:17%
- 三线城市:11%
- 下沉城市:15%
近几年,中国咖啡团购市场的客单价经历了持续下滑的趋势,特别是在最近三年间,平均团购咖啡的客单价甚至降低了超过一半(2021年34.4元;2022年27.3元;2023年13.8元)。
2023年,咖啡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女性用户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消费实力更为突出,其用户数与消费金额呈正相关关系,占比均超60%。
咖啡消费用户数性别占比:女性65%、男性35%
咖啡消费金额分性别占比:女性68%、男性32%
分年龄段用户数及GTV占比:
- 20岁以下:用户数占比9%、GTV占比6%
- 20-25岁:用户数占比38%、GTV占比28%
- 25-30岁:用户数占比21%、GTV占比22%
- 30-35岁:用户数占比14%、GTV占比17%
- 35-40岁:用户数占比9%、GTV占比13%
- 40岁以上:用户数占比10%、GTV占比14%
在五大重点城市咖啡到店消费数据中,上海居多项榜首。上海在门店数、团购订单量、团购GTV方面占据领先位置,广州与北京居前三,深圳成都随后。上海、广州、北京、深圳和成都等城市在咖啡市场表现稳定,2023年团购GTV较2022年均有显著增长(上海259%、成都225%、北京217%、深圳240%、广州246%)。
在五所重点城市中,根据团购GTV数据,五地最热门的商圈分别为上海-陆家嘴、北京-王府井/东单、广州-天河路/体育中心、成都-春熙路以及深圳-福田中心/会展中心。
2023年,五大城市各商圈咖啡消费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值发展趋势各不相同。上海衡山路商圈、成都孵化园商圈、北京西红门商圈、深圳华强北商圈具有较高的CAGR值,体现出相对较高的发展潜力。
上海重点商圈近两年咖啡消费金额CAGR值排名情况:
- 衡山路/复兴西路:172%
- 松江大学城:77%
- 五角场/大学区:35%
- 徐家汇:30%
- 陆家嘴:29%
- 南京西路:22%
- 人民广场/ 南京路:20%
- 川沙:12%
- 淮海路:1%
- 嘉定镇:-12%
成都重点商圈近两年咖啡消费金额CAGR值排名情况:
- 孵化园:279%
- 火车南站:169%
- 汇锦城/铁像寺:109%
- 东郊记忆/音乐公园:78%
- 万年场/万象城:73%
- 建设路/电子科技大学:55%
- 春熙路:37%
- 宽窄巷子:36%
- 龙湖时代天街:23%
- 华阳:1%
北京重点商圈近两年咖啡消费金额CAGR值排名情况:
- 西红门:36%
- 王府井/东单:31%
- 颐和园:28%
- 国贸/建外:15%
- 常营:8%
- 大望路:8%
- 望京:2%
- 南锣鼓巷/鼓楼东大街-6%
- 雍和宫/地坛:-12%
- 三里屯/工体:-13%
广州重点商圈近两年咖啡消费金额CAGR值排名情况:
- 花城汇/高德置地:36%
- 长隆/南村:19%
- 江南大道沿线:19%
- 工业大道沿线:18%
- 天河北/广州东站:6%
- 正佳广场:5%
- 珠江新城:0.2%
- 客村/赤岗:-2%
- 天河路/体育中心:-3%
- 北京路商业区:-13%
深圳重点商圈近两年咖啡消费金额CAGR值排名情况:
- 华强北:20%
- 龙华:17%
- 香蜜湖:15%
- 宝安中心区:15%
- 东门商业圈:9%
- 蛇口:8%
- 福田中心/会展中心:3%
- 科技园:-0.2
- 梅林:-12%
- 海岸城/保利:-23%
数据来源: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联合虹桥国际咖啡港、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美团、饿了么 蜂鸟即配 本地生活集团共同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
特别说明
文中所引用的数据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用户参考,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文中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ActStat数糖科技及报告发布原作者或机构无关。如需阅读本文数据来源的完整版报告,可至发布报告的原机构官方渠道下载。本处引用对原报告相关内容筛选存在主观性,不代表原报告立场,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可发送邮件至d@actstat.com,我们将于48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