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馆发展数据2024
面馆发展数据2024

一、面馆行业规模数据
截至2024年5月,全国约有65万家面馆。2023年面馆的市场规模约为1,370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2023年全国面馆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9.7家,同比增长13.0%;截至2024年5月,全国面馆相关企业注册量为3.1万家。
截至2024年5月,门店数在10家及以下的面馆品牌占总量的81.7%,11-50家的占15.0%,51-100家的占1.9%,100家以上的占1.4%,面馆赛道品牌规模化程度有待提升。从具体的品牌来看,五爷拌面的门店数规模一马当先,常青麦香园、李先生牛肉面大王等品牌紧随其后。
二、面馆行业消费数据
超7成面馆门店位于10~30元的价格带;其次是30~60元的价格带,占比17.7%;60~90元的价格带也有门店分布,占比3.3%;10元以下的价格带占比2.7%;90~120元的价格带占比0.7%;120元以上的价格带占比0.5%;,近年来,一些面馆品牌在探索高端化之路,通过主打蟹粉面、海鲜面等产品,借此将人均消费上探到百元以上。
2024年全国各区域面馆门店数占比分布(截至2024年5月):
- 华东(35.1%)
- 华中(13.8%)
- 西南(12.7%)
- 华南(12.3%)
- 华北(11.0%)
- 西北(8.1%)
- 东北(7.0%)
2024年全国面馆门店数TOP10省级行政区(截至2024年5月):
- 江苏(8.3%)
- 浙江(8.3%)
- 河南(7.6%)
- 广东(7.1%)
- 山东(7.0%)
- 四川(5.2%)
- 河北(5.1%)
- 湖北(4.4%)
- 安徽(4.4%)
- 陕西(3.9%)
2024年全国各线级城市面馆门店数占比分布(截至2024年5月):
- 一线城市(4.9%)
- 新一线城市(16.7%)
- 二线城市(19.8%)
- 三线城市(21.9%)
- 四线城市(19.6%)
- 五线及以下城市(17.1%)
2024年全国面馆门店数TOP10城市(截至2024年5月):
- 上海(1.6%)
- 郑州(1.3%)
- 西安(1.3%)
- 北京(1.2%)
- 成都(1.2%)
- 深圳(1.1%)
- 重庆(1.1%)
- 天津(1.1%)
- 武汉(1.0%)
- 杭州(1.0%)
三、面馆赛道品牌发展亮点
区域面馆品牌崛起,赛道进一步细分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面条产品被挖掘了出来,面馆赛道进一步细分,出现了苏式面、重庆小面、兰州牛肉面、武汉热干面等细分赛道。比如苏式面赛道诞生了松鹤楼面馆、裕兴记、乾盛兴等品牌;重庆小面赛道诞生了遇见小面、五味小面、渝味重庆小面等品牌;兰州牛肉面赛道诞生了马记永、陈香贵、阿兰家牛肉面等品牌;武汉热干面诞生了蔡林记、蔡明纬、常青麦香园等品牌。
面馆品牌或开放加盟/联营,或孵化子品牌,加快扩张步伐
为了快速地扩大规模,和府捞面、陈香贵、大师兄西北风味专门店等此前走直营发展模式的品牌先后开放了加盟/联营。同时,多品牌策略也是面馆品牌近些年的发展策略之一。例如,和府捞面推出了阿兰家牛肉面、P I C K M E 等子品牌,兵哥豌豆面推出了龙火锅、李三妹跷脚牛肉、月小满等子品牌。此外,部分面馆品牌也开始调整战略定位,以扩大消费群体覆盖面。如定位“中式养生面”的和府捞面近期提出了“养生普惠”理念,产品价格覆盖了25~108元的区间,并扩大了20~30元的产品矩阵。
深耕食材,探索“产品+” ,面馆品牌积极探索差异化之路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面馆品牌积极探索产品创新策略以求脱颖而出,一方面在产品食材上深耕,提升面条、浇头、汤底的价值感;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产品+”,增加菜品、小吃、饮品等产品来丰富菜单。
近些年,消费者在餐饮食材方面对健康、品质以及养生等的关注度有所提高,饮食需求变得多元,面馆品牌也越来越重视食材的升级、创新,无添加面粉、新鲜现炒、草本高汤等均是面馆品牌在食材深耕的发力方向。
2024年全国部分面馆品牌深耕食材的表现:
1、面条:对于面条的升级,五爷拌面、和府捞面等品牌选用麦芯粉、定制面粉、无添加面粉等,如在面条中加入莱茵衣藻、菠菜汁等,使面条变得好看、更具健康属性;一些面馆通过手工拉面、刀削面的操作来提升面条在视觉、口感等方面的价值属性,比如老碗会主打陕西手工面,制作一碗面需要经过八道手工工序。
2、浇头:松鹤楼面馆、裕兴记等品牌通过现炒浇头向消费者传达新鲜现做的消费认知,现炒腰花面、现炒猪肝面、现炒鳝丝面、蟹粉面等多为现炒浇头品牌的主打产品;陈香贵、华三爷拌面等品牌也推出了现炒菜品+面条,比如辣椒炒肉面、小炒黄牛肉拌面等。
3、汤底:面馆品牌在汤底方面主要强化高汤的鲜以及现熬的属性;比如阿兰家牛肉面推出精选牛骨炖汤,和府捞面打造养生概念,推出番茄牛尾汤、草本酸辣汤等融合汤底。
“现炒浇头”加码面馆烟火气,通过高价值食材拓宽价格带
在食材创新方面,部分面馆尝试使用现炒浇头,强化烟火气特征。如五爷拌面推出了重庆辣子鸡块拌面,陈香贵推出了小炒皇牛肉拌面,华三爷拌面推出了柴火香干炒肉拌面、牛脸肉拌面等。此外,由于面馆的快餐属性强,人均消费较低。为探索更高的价格区间,部分面馆品牌通过在产品中加入一些高价值食材和时令食材,如蟹粉、蟹黄、小龙虾等,塑造差异化,提升产品价值。其中,部分品牌的蟹粉面产品单价在百元以上。
和府捞面新推出的长寿乡金蟹黄拌面,采用活蟹现蒸、手工拆蟹现炒等制作工艺,保留蟹黄蟹膏的原汁原味,将蟹粉食材再次升级;松鹤楼面馆2024年新推出了初夏时令产品五虾面,包含了虾籽、虾仁、虾脑、虾汤和虾油等五种食材,将虾的全部营养和风味融入到面条产品中;2023年4月,蔡林记联合肥肥虾庄推出了小龙虾热干面,后续又丰富了小龙虾系列的产品,如麻辣龙虾尾热干面、潜江麻辣小龙虾等。
“干湿组合”丰富产品口味, “高汤+面条”提升产品品质
为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面馆品牌不仅从食材方面升级,也在口味和产品形式上进行创新,以丰富产品线。如定位为养生面馆的和府捞面有台式红烧牛肉汤面、酸辣牛尾汤面、当归猪骨汤面等口味,同时还推出了多款拌面产品;主打拌面的五爷拌面有五爷炸酱面、麻辣鸡丝拌面、虾仁葱油拌面等口味,还有苏式红汤鸭腿面、金汤酸菜牛肉面等汤面产品。
此外,很多面馆品牌在产品创新中都很注重高汤的运用,丰富口味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高汤既可以作为汤面产品的汤底,也可以作为现炒浇头的调味底汤,丰富口感层次,还可以单独汤品与干/拌面产品搭配售卖,应用场景广泛。
品牌与上游企业合作共创,满足消费者“养生”与“重口味”的多元化需求
高品质的汤底对很多面条产品来说是点睛之笔,但现熬汤底对面馆品牌的后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部分面馆品牌与上游供应链企业合作,以提升后厨效率。如陈香贵、蔡林记、和府捞面、大师兄、遇见小面、五爷拌面等品牌均选择与中式高汤品牌仟味高汤建立了合作关系。
仟味高汤是国内高汤赛道的头部企业,源自广东,创立24年来一直坚持真材实料熬高品质高汤。目前,其拥有招牌三剑客全能基础汤(鸡汤、猪骨汤、牛肉汤)和八雄爆品风味汤组合(金汤、酸汤/酸辣汤、菌汤、番茄汤、猪肚鸡汤、冬阴功汤、海鲜汤/鱼汤、卤水)以及其他特色调味品,味型丰富,用料扎实,可以很好的满足面馆品牌的口味与品质需求。
仟味高汤针对面馆品牌需求,提供“一招鲜现熬汤”后厨效率提升解决方案。通过仟味产品适配门店现熬味道+门店食材搭配+现熬现做场景,还原标杆品牌同等高品质的汤底,做出消费者看得见、品得出的新鲜味道。对比传统门店现熬汤底,该方案最高可降低50%的食材成本和70% 的熬汤时间,较大幅度提升了门店运营效率。
品牌积极探索“产品+” ,品类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
在面馆赛道,面条产品的主食属性较强,饱腹感明显,为了优化消费体验,面馆门店也倾向于加入其他菜品、小吃、饮品等来丰富菜单,通过这种“产品+”的探索,既可优化消费体验,也能提升门店客单价。其中,推出烤串、炸物等是面馆品牌常见的搭配,同时,一些面馆品牌也尝试推出冒菜、米线、抄手等菜品。
2024年全国部分面馆品牌“产品+”策略:
【品牌】—【主打产品】—【+菜品】—【+小吃】—【+饮】
【马记永】—【兰州牛肉拉面】—【椒麻鸡、黄瓜拌牛腱等】—【兰州烤饼、烤串、羊肉串肉夹馍等】—【茶水、汽水等】
【五爷拌面】—【拌面】—【快餐米饭、小锅米线等】—【炸串、热卤等】—【果汁、汽水等】
【老碗会】—【陕西手工面】—【陕北羊杂汤等】—【陕西小吃】—【果汁、汽水等】
【蔡林记】—【热干面】—【小龙虾、洪湖莲藕汤等】—【炸货、其它小吃】—【酒饮、豆浆等】
【和府捞面】—【“养生面”】—【“养生类”面/米饭等】—【烤串、炸物等】—【茶饮、果汁等】
【遇见小面】—【小面】—【砂锅酸菜鱼、小锅冒菜等】—【烤串、其它小吃】—【茶饮等】
面馆品牌玩转花式营销,秒杀、联名、直播等多策略并进
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吸引客流,一些面馆品牌采用产品秒杀、半价、联名、直播带货等多种营销策略,其中产品秒杀、折扣、发放代金券等策略使用得较为普遍。
1、一元起秒杀,叠加半价产品、羊毛卡代金券
和府捞面招募“面试官”免费吃面,在美团神券节期间,溏心蛋1元起惠享;
五爷拌面推出9 . 9元羊毛卡,卡内包含多张代金券;
大师兄西北风味专门店给鲜卤酱大骨打出了9 . 9元的折扣价,饺子等新产品上市时,以半价的形式售卖,其中酱大骨的折扣策略延续到了2024年。
2、玩转联名,开发新品
2023年,遇见小面联名恰恰推出坚果冰粉、联名五芳斋推出麻辣火锅牛肉粽、联名k i s k i s叠加文案推出治愈糖;
蔡林记联名肥肥虾庄,推出小龙虾热干面 系列产品;
2024年,大师兄西北风味专门店深圳万象城店开业期间,与咖啡品牌永璞联名推出了限量咖啡礼盒。
3、直播,打通线上线下
从2023年至今,蔡林记、松鹤楼面馆等品牌在抖音开启全天直播,对招牌面食、小吃等产品进行优惠秒杀,消费者还可以抢购代金券;遇见小面于2024 年4月在抖音平台开启全国首播,收获了大量新粉。
此外,部分面馆品牌在加码线下营销活动。如2024年3月,蔡林记与武汉马拉松合作,为参赛人员提供2万余份的完赛包热干面。
探索零售和团餐业务,面馆品牌积极开拓新渠道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提高品牌营收能力,面馆品牌持续扩充渠道,从堂食/外卖的单一渠道升级为堂食+外卖的双主场策略,而如何在堂食和外卖之外增加收入,是多数连锁品牌较为关注的事情。
一些面馆品牌在微信小程序商城、电商平台上线零售产品,也有一些面馆品牌在着手布局团餐渠道。遇见小面于2023年3月正式上线了企业团餐,10份起订;截至2024年5月,在京东渠道,松鹤楼面馆的苏式红汤面pro版已有10万人购买过;蔡林记在京东平台上蔡林记武汉风味热干面(5袋装)产品的购买评价数超100万;在自营微信商城,和府捞面还售卖包装卤味、调味品、五谷杂粮等零售产品。
通过自建或与上游企业合作,面馆品牌进一步夯实供应链
近年来,诸多面馆品牌积极搭建供应链体系,一些品牌自建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工厂,布局上游种植基地,也有一些品牌在食材和仓储配送方面携手优质的供应链企业。
2024年全国部分面馆品牌供应链建设情况(截至2024年5月):
- 和府捞面:2012年开始筹备自建工厂,现今有占地6,000㎡的面条生产基地、高标准检验科室、食品产业园等,2023年投入5亿元继续加码供应链。
- 遇见小面:轻模式,主要与新希望、益海嘉里、蜀海供应链、仟味高汤等成熟的供应商合作。
- 五爷拌面:为花椒、辣椒等食材建立种植基地,面粉、大米等食材与优质产地合作,拥有计划、仓储、生产、物流等一体化的食品加工厂。
- 蔡林记:2021年成立千湖云供应链,业务涵盖加工食品、配送运输等。
- 松鹤楼面馆:于2009年策划中央工厂项目,2010年开始动工,主要分为生料加工和熟料制作两大加工部,具有统一采购、集中生产配送等供应链能力。
- 马记永:将食材和汤底交由中央厨房生产,仓储、配送等则与蜀海供应链合作。
- 兵哥豌豆面:2020年,自建5,000㎡工厂,在湖南建立种植基地。
- 陕味食族油泼面:在北京及周边建有数千平米中央厨房和食品加工厂。
数据来源: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面馆发展报告2024》
特别说明
文中所引用的数据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用户参考,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文中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ActStat数糖科技及报告发布原作者或机构无关。如需阅读本文数据来源的完整版报告,可至发布报告的原机构官方渠道下载。本处引用对原报告相关内容筛选存在主观性,不代表原报告立场,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可发送邮件至d@actstat.com,我们将于48小时内回复。